2024-05-10 09:10:13 | 安定保险网
工伤保险制度是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预防是对工伤事故发生的事前防范,是工伤保险主要任务和积极功能之一。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包括无过错责任原则、经济补偿原则和预防、补偿与康复相结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与《工伤保险条例》是工伤保险领域的两部主要法律法规。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致伤、致病、致死时依法所享有的一种社会保险。
当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后,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享受伤残待遇;劳动者受伤害致死的,享受死亡待遇。
二、工伤保险的特点
工伤保险与其他种类的社会保险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特点:
第一,责任性质的无过错性。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工伤事故的构成一般与用人单位和受到人身伤害的劳动者的主观过错无关。
第二,覆盖主体的特定性。工伤保险仅覆盖劳动者。工伤保险是分散职业灾害风险的手段,职业灾害与职业活动有关,不是全体国民都会面临的风险,因此工伤保险仅覆盖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对此,《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补偿内容的有限性。工伤保险补偿仅限于明确的经济损失,包括因伤残、死亡引起的损失和医疗成本。对工伤保险补偿内容予以限定的原因是工伤保险以无过错责任为基础,同时也是因为如果补偿标准过高会引发一定的道德风险。
工伤预防是指通过提供安全、健康的职业环境和条件,完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减少或者杜绝职业损害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源头上保障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
工伤预防是对工伤事故发生的事前防范,是工伤保险主要任务和积极功能之一。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伤保险的优先事项。
为做好工伤预防工作,避免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国家应当采取一切适当的手段组织推进工伤预防工作,促进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一、工作目标
1、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
2、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安定保险网
3、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实现从“要我预防”向“我要预防”“我会预防”转变。
二、主要任务
1、牢固树立预防优先的工作理念
从源头上防止工伤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建立完善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
相关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加强联合检查。
3、紧盯工伤预防重点行业
定期研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现状及变化情况,研究确定工伤预防重点领域,依法确定重点项目。
4、全面加强工伤预防宣传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充分发挥各部门和有关行业企业的宣传作用。
5、深入推进工伤预防培训
重点培训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岗位人员。
6、科学进行工伤保险费率浮动
在依据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充分发挥浮动费率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用人单位主动做好工伤预防。
7、大力开展互联网+工伤预防
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伤预防方面的作用。
8、积极推进工伤预防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促进有条件、有能力的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工伤预防工作,建立工伤预防专家库。
9、切实加强对工伤预防工作的考核监督
对工伤预防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按照项目进展安排全程检查、全程跟踪、全程问效。
据了解,为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让群众满意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芗城区社保中心借助业务窗口进驻芗城区新政务服务中心时机,正式运行“综合柜员制”,打通业务衔接壁垒,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业务通收通办,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让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
加强业务培训。芗城区社保中心多次开展“综合柜员制”业务培训,围绕养老、工伤保险受理具体业务出发,全体经办人员从政策依据、适用范围、业务材料、操作流程、问题解答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了经办工作人员对综合柜员制及业务操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优化业务流程。芗城区社保中心根据业务分类对经办业务服务进行整合,按照参保登记、待遇申领等业务进行明确分类,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向前台延伸,审核向后台集中”的经办理念,切实提高业务经办效率。
简化窗口设置。根据“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的业务经办服务模式,社保中心结合窗口人员服务水平、效率以及业务服务量,科学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打破原来前台经办人员工作中条块分割现象,变“多头办理”为“一窗受理”。同时,设置“社保咨询台”并安排专职人员对政策问题和业务办理咨询等提供一对一的专业解答服务。
据悉,下一步,芗城区社保中心将继续围绕“综合柜员制”改革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管理意识,总结实践经验,优化管理流程,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切实提升芗城区政务中心社保窗口服务质效。
不断提升工伤政务服务水平
坚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最先一公里”。
聚焦政策端、信息端,建立起服务群众的全区统一政策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切实解决好“最先一公里”问题。在政策端,建立“五统一、一调剂”自治区级调剂金模式,先后完成率先整省推进工伤医疗费即时结算、全区范围内“同城化结算”、全区全面推开工伤政务服务“一件事”办理,出台并实施一系列工伤保险配套政策,有效提升工伤保险的治理效能,推动工伤保险高质量发展。
在信息端,建成“底层互通、一体协同、服务多元、精准智能”人社一体化系统,覆盖人社领域2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流程,统一名称、办事依据、申请材料等,实现人社服务电子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先一公里”。
坚持分步推进,逐步打通“最后一公里”。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全部解决”原则,全面“扫描”所有服务事项,切实提升工伤政务服务质效。
一是聚焦最迫切解难题。紧盯工伤患者反映垫资压力大、报销时限长等问题,建成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就医结算、财政请款、工伤医疗智能监控及社保卡综合应用的“一体化”工伤医疗费即时结算服务体系,工伤职工仅需持社会保障卡即可即时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二是解决最关心办实事。印发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和就医管理办法,统一规范全区工伤医疗协议管理和就医管理,确定协议医疗机构全区互认。简化就医程序,取消转外就医审批手续,推进资金清算一体化,采取“就医地结算、参保地清算”,开展跨市、县异地就医医疗费审核清算,工伤职工持社会保障卡即可实现区内就医即时结算。三是谋划最需要优服务。加快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围绕工伤等社保政务服务“一件事”,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信息技术,实现数据代替群众跑路,提高工伤政务服务的精准性、可及性。
坚持精准高效,优化设计“工伤一件事”。
坚持“五办并举”,力促工伤政务服务“一件事”办理。整合事项“集约办”,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申领三项业务所涉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办理。精简材料“高效办”,对所需证明材料进行“去重”,纳入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系统共享。综合窗口“打通办”,建立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申领“综窗办理”模式,实行一窗受理。
压缩时间“提速办”,重新梳理经办流程,优化办理路径,确保认定、鉴定程序结束后即时启动工伤待遇核定及支付工作。告知承诺“简便办”,对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人员,不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只需按规定作出承诺即可。同时,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打通工伤政务“一件事”办理工作难点、堵点,建设完善一体化信息系统功能,编写业务办理标准化手册和“一件事”办理指南,在服务企业和群众上跑出“人社加速度”。
2024-02-03 21:31:54
2024-02-10 18:55:05
2024-02-10 11:52:13
2024-02-08 04:53:25
2024-02-10 19:18:45
2024-02-05 0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