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7 03:29:39 | 安定保险网
【法律分析】
: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是过去的劳动局。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
温馨提示
】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工伤鉴定一般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手续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通过电话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进行申报;
2、书面申请:
申请人携带申请材料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书面工伤认定申请;
3、审核材料:
社保部门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如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4、认定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工伤鉴定的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安全措施不足等;
2、受伤者的伤情,包括伤势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恢复情况等;
3、受伤者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
4、受伤者的人身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
5、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事故现场勘查记录、医疗证明、证人证言等。
综上所述,工伤鉴定是需要在本地的劳动部门发起的,在外地的话是没有办法鉴定工伤的,工伤鉴定只能在发生工伤的单位的地区里的劳动部门发起鉴定申请。
【法律依据】:安定保险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工伤鉴定通常由劳动保障部门或者当地的工伤保险机构负责。
工伤鉴定的流程如下:
1、报告工伤。工伤发生后,员工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工伤,同时向医院申请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单位应及时组织员工接受治疗,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确认工伤事实。单位应对员工报告的工伤进行核实,并进行调查取证,确认工伤事实。确认后,应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报告。
3、社保机构受理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规定开具工伤认定证明。
4、工伤鉴定。经社保机构开具的工伤认定证明,员工和单位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将根据员工的伤残情况,对其劳动能力和伤残程度进行评估和鉴定。
5、申诉。如果员工或单位对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出申诉,要求重新鉴定。
6、赔偿。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结果确认后,员工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同时可以向单位要求相应的赔偿。
工伤鉴定的材料如下:
1、工伤事故报告。工伤事故发生后,员工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由单位出具工伤事故报告,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情况。
2、医疗证明。员工应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并由医院出具医疗证明,详细记录员工的伤势、治疗情况、休假时间等。
3、工伤认定申请表。员工或单位应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详细记录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岗位、工伤事故情况、治疗情况等。
4、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如果工伤事故涉及到证人,员工或单位应采集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详细记录证人对工伤事故的描述和见证情况。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根据工伤事故的具体情况,员工或单位可能需要准备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例如工作合同、工资单、人事档案等。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和单位对工伤鉴定材料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员工或单位应根据当地相关规定和流程提交相应材料。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员工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和材料,并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保障部门的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工伤待遇申请表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需要填写申请人的工作单位、致残鉴定表编号和本人工资收入等基本信息。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的,在劳动者因工受伤阶段由工伤保险给予一定的工伤补偿,期间单位应当按时发放劳动者的工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1、工伤医疗待遇:一是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康复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二是住院伙食补助费。三是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2、停工留薪
广州去哪里领工伤认定申请表法律主观:工伤认定申请表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当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也设有劳动工伤窗口,可以去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一般企业也会保留工伤认定申请表,发生工伤事故后,由单位行政人事人员负责填写。法律客观:《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工伤认定申请期限为三十日内或者一年内。发生工伤事故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逾期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工伤赔偿标准如下:1、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
个人工伤认定申请书怎么写个人工伤认定申请书怎么写工伤认定申请书申请人:名字,男,年、月、日出生,汉族,籍贯,住址,是某公司职工。被告:某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名字任某职务事实及理由:申请人是……公司职工,年、月被招入公司,担任××工作,在年、月、日上班时间,因为公司发生××工作事故,致使申请人受到严重伤害。申请人受伤后,在××市××医院住院治疗,现已治疗×个月,花费医药费××元。根
工伤是自己申请还是单位申请工伤是自己和单位申请都可以。但单位和个人的工伤报告时间不同,单位申报时间为自工伤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个人申报时间为工伤发生后一年内。工伤鉴定所需材料如下: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工伤去哪个部门法律分析:需要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工伤认定申请期限为三十日内或者一年内。发生工伤事故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逾期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工伤赔偿标准如下:1、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
个人申请工伤赔偿流程法律分析:工伤保险赔偿流程(1)由单在事故后30天内向劳动局申报工伤,有工伤认定书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由工伤保险机构赔偿。(2)如果单位在30天内没有申报:工伤职工个人应在事故后一年内向所在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拿到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有鉴定结果后按伤残等级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赔偿。2、如果单位没为职工交工伤险:由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
2024-02-03 21:31:54
2024-02-10 12:40:08
2024-02-18 07:04:07
2024-02-10 18:55:05
2024-02-10 11:52:13
2024-02-08 04:53:25